北京治白癜风费用 http://www.baidianfeng88.org/m/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前期进展十分顺利,围点打援十分成功,打得曹魏丝毫没有办法,一时间威震华夏,后来孙权背后偷袭,使关羽腹背受敌急转直下,最后关羽被孙权擒杀,东吴获得荆州,这一场战争虽然不是发生在三国时期,但基本已经决定了三国以后的走势。关羽从表面上看,此战魏蜀两方元气大伤,东吴方面收获最大得到了荆州,先来看刘备方面,不仅失去关羽这样首屈一指的大将,还失去了自己的大本营荆州,要知道刘备入蜀的资本都是从荆州带来的,失去荆州后实力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失去原先在荆州的战略要地,《隆中对》里早就指出取天下必须要有荆州;曹魏方面,虽然损失也很大,但只是元气大伤,由于连年征战,政治经济遭到很大的破坏,汉中之战和襄樊之战还损失了大批军队,但是并没有丢失地盘,更没有丢失战略要地,所以也仅仅是元气大伤,并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最后是东吴方面,堪称此战最大的赢家,没有付出多少代价却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刘备所属荆州,解除了西面的军事威胁,扩充了自己的实力,还得到了重要的战略要地,可以进取天下的战略要地,可谓赚得瓢泼满盆。孙权从实质上看,是否真的如表面那样呢?恐怕并不是,站在更高更长远的角度看,此战的实质赢家当属曹魏或者说北方,而不是东吴的孙权,不可否认东吴是得到了实质性的利益,看起来更有进取天下的资本,但并也只是到此为止而已,看东吴以后的发展就知道了,彻底偏安一隅,毫无进取之心或者说毫无进取能力,同时这一战也彻底改变了当时的形势,这一战之前曹魏一方可是相当头痛,因为孙刘两家的连环骚扰让曹魏难以应对,一直是守势;刘备方面则是借到荆州后乘机疯狂发育,甚至发育好到令人侧目,夺下益州之后又攻取了汉中,实力倍增,处于攻势;东吴方面虽然借荆州少了一些地盘,但从胶州和其它地方把损失补过来了,而且得到解放,应该来说实力也增长不少,也处于攻势。但是这一战之后,曹魏得到喘息的机会,这次的喘息机会很难得,此次喘息之后从大格局看,基本意味着孙刘再无可能北伐成功,北方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孙刘联盟的破裂是他们最乐意看到的,虽然此战他们也损失不小,但毕竟基础在那,土地大人口多,恢复能力快,他们才是此战实际上最大的赢家;蜀汉在这一战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失去关羽和土地不说,最重要的失去了统一天才的基础,基本注定死在西川了,况且刘备还因为失去荆州和东吴开战最后惨败,更是雪上加霜,诸葛亮后期的北伐也只是拼死一搏而已,他自己都知道基本没可能成功的;最后就是东吴,最表面的赢家,不得不说东吴确实得到眼前很大的利益,看起来也好像得到了统一天下的资本,可是他们自己却并没有那样统一天下的能力,从他们后期也频繁北伐却没有丝毫进展可以看出,最终只能偏安一隅。三国势力图如图就是三国成型之后的地图,其实也就是襄樊之战后三方的势力图,三国鼎立后也基本是这个样,由地图可见蜀国被这场战争迫害得非常严重,只剩下一个益州,基本判定为被统一的国家,况且还经过了刘备的夷陵之战,不敢想象蜀国被破坏成什么样了,之后的走势就是诸葛亮坚持北伐,其实也只是以攻为守,但始终逃不过被统一的命运;魏国就不用看了,本来就拥有绝对优势,得到喘息并逐步恢复,还看着两方弱势群体内斗,此消彼长,基本就是等养好伤统一天下,只不过后来被司马家族空手套白狼而已;东吴从地图上看似乎实力不错,确实有争天下的资本,可是要知道他们的资本可是从蜀汉夺过来的,襄樊之战曹魏并没有失去领土,东吴的收获也只是从蜀国那边得来的,相当于最强的那一个没有损失什么,只是第三的枪了第二的然后变成了第二,对大局根本没有一丝影响,即使东吴也一直尝试着北伐,哪怕和蜀国联盟北伐,依然无济于事,东吴还是只有等着被统一的命。鲁肃所以说襄樊之战的结果,基本就决定了三国以后的走势和命运,这一场战争可以说是葬送了吴蜀的前途,然后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两国都有责任,蜀国错在不该和吴国关系恶化,导致吴国背叛联盟,而吴国则错在战略上,荆州是要夺但肯定不是现在,在三国还没达到相对均势前,吴蜀都必须联盟,等到吴蜀都拿到一定的北方领土,北方不再是绝对优势,那才是东吴夺取荆州的时候,这应该就是鲁肃在战略上的设想,可惜这位东吴的大战略师死得太早了,不然他绝不会让东吴在襄樊之战的时候袭取荆州,而葬送两国统一全国的可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