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24/6188265.html襄阳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向市民释疑解惑南渠改襄水一说不成立释疑解惑宣传襄阳地名文化(信息来源:襄阳市民政局作者:区划地名科发布时间:-01-21 )近日,有市民反映“襄阳一些地名更改,隔断了襄阳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不能让子孙后代记住乡愁,不能传承襄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如把南渠改为‘襄水’,三国刘备到那里去“马跃檀溪”?南朝武陵王又到那里去“檀溪溯源”?”等问题。襄阳市民政局高度重视市民意见,认真查阅资料,咨询有关地名专家,积极回复市民意见,释疑解惑宣传襄阳地名文化。“南渠改为襄水”一说并不成立襄水之名至少在西汉初年之前已有,南渠之名当始于明代。襄水是标准地名,南渠是俗称。标准名称襄水才是襄阳历史的见证。襄水,清乾隆《襄阳府志》卷之四“山川”明确记载:“域西五里,源出襄山。《汉书.志》注‘襄阳’云:‘应劭曰:城在襄水之阳,故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沔水》记:“一水东南出,应劭曰,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是水当即襄水也。”应劭东汉著名大学者。襄阳因襄水而得名,襄阳县正式设立时间为西汉初年。由此,足以说明:襄水之名至少在西汉初年之前已有。因有襄水,才有襄阳城、襄阳县之命名。今之襄城区、襄阳市之名也与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南北朝宋元嘉五年(公元年),雍州刺史兼宁蛮校尉张邵镇襄阳,始筑襄水土堤,又称“救生堤”、“张公堤”。堤侧之地渐被开垦成田,后刘宋朝廷在渠侧驻军屯垦。因之,襄水被称作“襄渠”。到了明朝,在位于襄阳城西南角对面的襄水响水洞河(渠)段开口修渠连通襄阳护城河,并在主河(渠)上设置南、北二闸,用以调控河(渠)水进入护城河,或护城河水排入河(渠)。因新开引水渠向北,被称作北渠,闸门以下主河(渠)向南,被称作“南渠”。久而久之,即以南渠之名代称整条襄水(渠)。南渠之名,当始于明代。襄水名称早于南渠年以上。年《襄樊市地名志》记载:襄水亦称为襄渠,群众俗称南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