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7月,蜀汉镇守荆州的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此战不仅是关羽的最后一战,也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襄樊之战后,蜀汉由盛而衰。关羽为什么要选择此时发动襄樊之战呢?刘备于同年5月取得了汉中大战的胜利,使得蜀汉的领地大大增加,6月,孟达和刘封又成功地打通了汉中和荆州之间的联系,把汉中和荆州连为一片。蜀汉在战略上占有优势,士气大振。此时的蜀汉,国力处于最鼎盛的时期。
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构想,时机成熟的时候,蜀军可兵分两路,一路从荆州出发,一路从益州出发,北伐曹魏。汉中之战的彻底胜利,使得隆中对的构想有了初步实现的可能,加之此时蜀汉士气正旺,关羽出兵也在情理之中。
刚刚结束汉中之战的曹魏,因为战败,士气低落,并且兵力不足。留守的襄樊一线的部队相对荆州关羽来说,数量上有很大的劣势,三国志中记载,魏将曹仁仅仅率领几千人马守卫樊城。不仅是兵力上曹魏有劣势,而且此时襄樊一线的曹魏军队,人心浮动。特别是关羽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后,甚至曹魏荆州刺史胡修和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
孙吴的吕蒙,又故意示弱于关羽,成功的隐藏了东吴的战略意图,首先吕蒙以身体有病为由,离开了前线。换了陆逊坐镇。这样关羽便放松了警惕,将大部分的兵力带到了襄樊前线。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关羽此时出兵夺取襄樊,是最佳时机。
襄樊之战的前期,关羽军进展顺利,击败了于禁的援军,活捉了于禁。曹操于是派徐晃领兵支援曹仁。魏蜀两家便在襄樊一线打成看胶着状态。东吴的吕蒙便利用这个机会,巧妙地夺取了南郡。关羽得知南郡失守的消息后,迅速回军。奈何东吴进展迅速,已经得到了荆州的大部分城池。关羽孤掌难鸣,退守麦城,最终被孙吴的部将马忠在章乡擒获。
关羽经此一役,不但没有攻占襄樊,反而还丢失了南郡,零陵、武陵三郡。蜀汉的实力大为削弱,从此也丧失了东面北伐曹魏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