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比较统率和武艺,曹魏五子良将与蜀汉五

曹魏“五子良将”通常指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而蜀汉“五虎大将”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我们以《三国演义》为依托,从统率能力和武艺两个方面看一看五子与五虎哪个组合更胜一筹。

五子良将

先说五子。张辽本是吕布部将,后归曹操。河北之战,张辽统率先锋斩杀蹋顿单于,赤壁大战结束后奉命镇守合肥,成为曹操麾下三位封疆大吏中唯一的外姓将领,在与东吴的战斗中大放异彩。

先是将计就计乱箭射死太史慈,后于逍遥津“八百破十万”,差点生擒孙权,杀得东吴溃不成军,此战过后,江东小儿闻张辽之名不敢夜啼。此后张辽一直镇守合肥震慑东吴,在任期间东吴从未在张辽身上占到半分便宜。就统率力而言,张辽是名副其实的“帅才”,纵观全书也足以位列前十。

乐进的笔墨很少,主要是因为历史资料有限,所以小说家很难有所发挥,赤壁之战后随张辽守合肥,在逍遥津之战中表现不俗。但由于一直是副将,所以很难说乐进在统率力上有多出色,总体而言,存在感比较低。

于禁早年表现得非常不错,不仅练兵是把好手,统率力同样不俗,曹操被张绣和刘表追击时,于禁镇压了趁乱不法的青州兵,被污造反,但是于禁并未急于解释,而是率军做好迎敌准备,在大破追军后才向曹操讲明前因后果,被曹操赞为即便古之名将最多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

除此之外,于禁在前期少有笔墨,再度被重点刻画便是奉命支援襄樊,结果嫉贤妒能,不仅怕庞德立功屡屡使绊子,还被关羽水淹七军后生擒。而作为曹操麾下元老级大将,于禁毫无气节,伏地请降,被关羽贬得一文不值。曹操在听闻后也大失所望,深感心痛。

徐晃本为杨奉部将,曾作为曹洪的副将,因曹洪不听谏言而兵败,沔水之战大破关羽,被誉为“有周亚夫之风”。

张郃在汉中系列战曾被张飞击败,辅佐夏侯渊时夏侯渊又不听其言。后期比较活跃,街亭大败马谡,之后一直被诸葛亮和蜀汉诸将视作重要敌人。比较可惜的是张郃独自统兵特别是大兵团的机会较少。

就勇武来说,张辽、张郃、徐晃属于同一级别,就全书而言处于一流地位。张辽曾七八十合战平太史慈;张郃与张辽伯仲之间;徐晃五十合战平过许褚,也曾二十合不敌颜良。

乐进稍弱,整体战绩不多,算得上准一流或者二流巅峰;于禁最弱,最多算得上二流末甚至三流。

总的来说,相对于武艺曹魏五子在带兵方面更为突出。

五虎大将

再来说一下五虎。无论知名度还是小说中的篇幅,五虎都要胜过五子,毕竟罗贯中是以刘备为“正”,曹操为“反”来进行创作的。

关羽在刘备入蜀后镇守荆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其麾下大将周仓、王甫甚至以“主公”相称。襄樊大战,关羽大发神威,打得曹仁、满宠抬不起头,之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差点因此迁都。

当然了,最终关羽不仅北伐功败垂成,还败走麦城,但是这与他的统率能力关系不大,曹魏和东吴暗通款曲,精锐尽出,加上关羽托大才导致了最终的失败,所以不应该因此否定关羽的统率能力。

张飞是个神经刀,义释严颜、大破张郃颇有名将之风,另外他还是纯粹的武将中用计破敌最多的一位。但是同样,张飞的败仗也很多,所以很难将演义中的张飞与帅才联系起来。

赵云在演义中拥有近乎完美的人设,带兵上也颇有建树,比如汉水救黄忠后的空营计,后期率偏师抵御曹真,在蜀汉全线溃败后只有赵云所部从容撤退。不过和张郃一样,赵云也缺少统率大兵团作战的机会,所以充其量只能算作将才。

马超的高光在于渭水之战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但主要是依靠勇武,是典型的勇战派,也可以算作兵家四势中的兵形势。

黄忠有定军山的高光,但是就演义而言,虽然他是名义上的统帅,不过能成功斩杀夏侯渊完全是依靠法正的谋划,黄忠在这次战斗中扮演的角色更接近于执行者,而由他为主将,赵云为副将进行的汉水之战黄忠就因不听劝谏差点被张郃、徐晃困死。所以个人觉得在五人中黄忠的统率力偏弱一些。

至于武艺方面,抛开吕布,蜀汉五虎就是全书的天花板,即便是稍微逊色一点的黄忠也够得上超一流。马超、赵云都曾在直面战斗中短时间内击败张郃,就这一点而言,魏五子很难和汉五虎相提并论。

总体来说,蜀汉五虎大将的高强武艺更让人称道。

通常认为“五子良将”是历史,“五虎大将”则出自演义,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从文言文的语法角度讲,“五子良将”存在语病,所以古代根本不会有这样的称谓,它的出现是因为陈寿的一句“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是民间逐渐产生了“五子良将”这种约定成俗的叫法。五虎大将同样是因为在《三国志》中同传衍生而来的。值得一提的是“五虎大将”首次出现并非在《三国演义》,而是元代的《三国志平话》。

就演义而言,五虎的笔墨篇幅明显多过五子。假设沙场斗将,五虎对五子必定碾压获胜,甚至只需要三位就足以和魏五子平分秋色。至于统率力方面,张辽明显强于其他人一个档次,而魏五子也更擅长于带兵,略胜五虎一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