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汉中之战的失败,是曹操继赤壁之战后遭遇的又一次重大失利。此战的失利,不仅使得刘备集团占有汉中地区、保证了益州地区的安全,同时也取得了经三郡地区向曹操腹地发动进攻的桥头堡。此役过后,刘备集团实力大增,而曹操不仅损兵折将、损失惨重,失去了汉中这块进攻益州刘备集团的跳板,同时也给西北边陲及中原地区的安全造成了重大隐患。面对刘备在汉中地区的进攻,曹操既没有在到达长安之后亲自派兵增援汉中而长时间呆在长安观望,也没有针对刘备在汉中前线大举增兵的现实对汉中的夏侯渊进行有力的支援,加之曹操亲自来到汉中之后,对于困难估计不足,没有提前做好粮草等物资的准备,汉中之战的失败就变得在所难免。不过,除了战略、战术出现重大失误之外,还有一个迫使曹操不得不放弃汉中的更深层的原因:曹魏的腹地——宛城出现叛乱,危及曹魏在南线重地——南阳地区的安全。就在曹操于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年)九月赶到遥远的长安之后的次月,曹魏在宛城的守将侯音利用当地民众对徭役繁重的不满发动叛乱,宛城一带百姓纷纷响应,叛乱在当地迅速蔓延。当月,侯音便生擒南阳太守并开始向附近各县、山区发展自己的势力,兵力很快便壮大到数千人。为了加强实力,侯音派人与镇守荆州地区的关羽联络,这使得曹魏在南阳的局势更加危险。远在长安的曹操鞭长莫及,只能派遣镇守樊城的大将、征南将军曹仁率部进行镇压。镇守樊城的曹仁和镇守襄阳的吕常手上一共也只有数千兵马,在曹仁和吕常的南面,是虎视眈眈的关羽数万大军。如果曹仁不能在短时间内消灭侯音的话,关羽很快便可将樊城和襄阳占领。局势可谓千钧一发。如此危局,怎能不让远在汉中的曹操心有旁骛而无法专心应付刘备的进攻呢?要知道如果南阳丢掉了,许县及曹魏的腹地可就危险了!幸好曹仁动作迅速,回军宛城地区之后不久便消灭了各县及山区的叛军,之后又将侯音包围在宛城。不过,曹仁对宛城的进攻却一直不顺利,直到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年)三月,曹仁才攻进宛城斩杀侯音。但经过数月激战之后,曹军在南阳地区的实力进一步削弱,当地的叛乱时有发生,关羽也在蠢蠢欲动,随时都有向襄樊地区发动进攻的可能。在这种形势下,曹操不得不放弃在汉中的战事,火速回援并安排襄樊地区的防务。参考书籍:《三国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