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关羽为什么会失败不沉的经远

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年,关羽从南郡出兵北伐,进攻荆州北部、被曹魏占据的襄阳和樊城。在战争初期,关羽进展顺利,先是击败了镇守荆州的征南将军曹仁,然后又借助汉水暴涨之机水淹七军,全歼了了于禁统帅的援军。曹军接连失败以后损失惨重,曹仁只能率数千残兵死守樊城。襄樊以北、许昌附近反曹势力趁机起事,一时间关羽“威震华夏”,许昌也是人心浮动,连曹操也都考虑暂时迁都以避关羽的锋芒。最后还是司马懿和蒋济认为关羽声威大震,孙权必然担心他过于强大,因此不如派人联合孙权攻击关羽后方,则樊城之围自解。曹操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一面派遣使者出使江东,一面派部队和驻守宛城的徐晃汇合,救援樊城,同时从扬州抽调张辽前来,自己也率兵亲征。结果不等曹操和张辽赶到,徐晃已经击败了关羽,解了樊城之围。而孙权也派吕蒙袭取了南郡等地,关羽后方失守,只能匆忙撤军,在半路上大军溃散。关羽败退麦城,最后被吴军俘获杀死。关羽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遭遇到如此惨败,很多人将这归咎于他没有处理好和东吴的关系,拒绝了孙权的联姻请求,还辱骂使者,结果导致双方关系紧张,孙权才会出兵袭取了荆州,不过这其实有些错怪关羽了。孙权之所以出兵夺取荆州,本质上的原因是荆州位于江东上游,对于江东来说,荆州的归属至关重要。当初孙权同意让刘备控制荆州,只是因为他无力独抗曹操,需要刘备的助力,因此不得不做出让步。而随着刘备夺取了益州以后,刘备的力量逐步增强。此时对于孙权来说,继续让刘备控制荆州不是一件绝对安全的事情,因此才有了遣使去面见刘备,索取荆州之举。在遭到刘备的拒绝以后,孙权不惜直接出兵荆州,武力夺取,可见他对荆州的志在必得。之后孙刘两家虽然以湘江为界瓜分了荆州,关系得到缓解,但是孙权依然对南郡有着不小的野心。但是对于刘备来说,荆州是他人才的重要来源地,又是北伐的出发点之一,也不可能完全相让。因为为了荆州的归属,孙刘联盟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彻底修复。这种情况下孙权向关羽提出联姻的要求,而不是去找刘备,用意非常可疑。关羽自然不可能擅自同意,而且必须表明自己不会私下勾结孙权的态度,才会有辱骂使者之举。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孙刘联盟的破裂,是因为双方对于荆州都志在必得,这个矛盾是难以调和的,也不是关羽可以改变的。孙权袭击荆州是必然之事。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关羽的兵力有限,无法在短时间内攻克襄樊,造成荆州空虚,也给了孙权可乘之机。关羽北伐襄樊兵力有多少正史上并无记载。不过此前孙权出兵攻打荆州时,关羽率兵迎击,所部号称三万。一般古代军队号称的兵力都大于实际兵力,因此当时荆州可以机动的部队应该不足三万。在孙刘两家以湘江为界瓜分荆州以后,关羽下辖地区进一步削减,其所属兵力最多和之前持平。这样算起来,他北伐襄樊时最多也就是两万多人而已。而襄樊之战中曹军曹仁所部就和关羽相当,于禁所率七军也有三万人。关羽能连续击败大约相当于自己两倍的曹军,已经属于超常发挥。此后关羽又要分兵围攻襄阳和樊城,自然无法短时间内解决战斗回师南郡,这就导致留守荆州的兵力不足,给了孙权可乘之机。而且曹军虽然连遭失败,但是曹魏的总体实力远超刘备集团,曹操还可以源源不断抽调援军南下,这也就导致了在襄樊战场上关羽必然要遭到失败。此时后方又被孙权袭取,荆州军军心不稳,关羽的全面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所以关羽兵力不足,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预定的战术目标,也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