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266766/
公元年的定军山之战,老将夏侯渊被小将黄忠斩杀,造成的震撼是巨大的。受到震撼的不仅曹操,还有刘备、关羽、张飞,尤其是曹操,一年后被关羽逼的要迁都,并导致关羽被杀,第二年曹操病逝。
第一、震撼了曹操,三足鼎立已成!夏侯渊被杀,深深震撼了曹操,于公于私,都让曹操太心痛了。
夏侯渊是曹操的征西将军,征西将军在汉朝在吴国汉(蜀)国不算什么,可在魏国那可是很牛很牛的将军,其级别、权限大概与战区司令相当。
早在汉朝就设立了“方、征、镇、安、平”,方是四方将军,征是四征将军、镇是四镇将军,安是四安将军,平是四平将军。四方是前后左右,四征四镇四安四平都是东南西北。
这“方、征、镇、安、平”四将军在汉朝都是杂号将军,什么叫杂号将军呢?就是需要用兵的时候才设立的名号,罢兵后就取消的将军名号。这些名号虽然好听霸气、响亮,但不常设。是典型的听起来很美,看起来不错,实际上就那样的将军,是出征将军的荣誉称号。
曹操设立的“三征”将军,却是常设,位高权重,非亲友心腹、得力干将而不能任也!曹操与夏侯家族一体,据说曹操本姓夏侯,夏侯渊他族兄夏侯惇非常受到曹操器重,被任命为前将军,就是四方将军中的前将军。
曹操和夏侯渊的关系如同刘邦和樊哙的关系,不仅是连襟更是好哥们。大概两人小时候玩尿泥长大的吧,两人真的做到了两肋插刀。曹操曾违法,夏侯渊为他背锅顶罪。两人不仅关系铁,而且夏侯渊作战勇猛,扫平西部,马超、韩遂、盗寇都不他的对手。对此,曹操评价很高。
“宋建造为乱逆三十余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曹操
由此我们发现,夏侯渊善于打长途奔袭的运动战,往往以疾风扫落草之势取胜。曹操佩服他的勇猛,感念其功劳,任命他为征西将军,统辖曹操的西部地区。
可定军山一战,老将夏侯渊却被小将讨虏将军黄忠所杀。究其原因,是刘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声东击西、擒贼擒王的策略,派黄忠部突袭了夏侯渊,一举斩杀了夏侯渊。
二十四年正月,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三国志夏侯渊传》
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三国志黄忠传》
刘备要打夏侯渊,可他却重兵打张郃。张郃不敌,夏侯渊分兵一半助力张郃。而刘备火烧围角,夏侯渊急忙赶去救火,忙着修补鹿角之时,刘备来了。刘备以讨虏将军黄忠为先锋,亲领大军攻打夏侯渊。夏侯渊本来人就少,他又给了张郃一半的兵,士兵们又是救火,又是修补鹿角,黄忠突袭,一败涂地,夏侯渊身死。
曹操又心疼又愤怒,责怪他,说他是白地将军。
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曹操
曹操说夏侯渊本来不善于用兵,大家都喊他白地将军,作为统帅都不应该亲自作战,更何况他还去守鹿角呢?
夏侯渊扫平西方,无往不胜,只还被称为白地将军呢!白地将军听起来跟白皮将军一样。曹操会让一个白皮将军当主帅,这不符合逻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继续看。
原来刘备在进攻前,夏侯渊做了部属,他让张郃重兵守东角,自己轻兵守南角。夏侯渊善于打进攻,属于先锋型将军,打仗特点就是勇猛、迅速。他正是对自己勇猛的自信,才轻兵守南角,这个部属为刘备所知。刘备也就做疑兵,分其兵,要其命。
夏侯渊死后,张郃收罗余部继续抗争,但根本无法阻挡刘备。曹操获悉,心急如焚,跋涉三千里,要收回汉中。可刘备扼守要地,坚守不出,同时派黄忠烧粮,赵云断其后。曹操缺粮,士卒逃亡,士气低落,弄得他很没脾气,只得下了鸡肋之令,聪明人杨修成功揭秘鸡肋之令,不久被杀。
在经历赤壁之战的失败,定军山失败之后,曹操心力交瘁,统一无望,三足鼎立行成。
第二、震撼了刘备,压制式提拔他!四个月后,刘备自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当年董卓还是前将军时,后将军是袁术,刘备只是左将军。昔日的左将军已经是汉中王了,昔日的讨虏将军孙权年还只是个“太守”,而黄忠已经跻身于后将军之列了。
看起来是刘备下了一盘大棋,讨虏将军捡了桃子。其实,黄忠奔袭夏侯渊,固然跟夏侯渊被削弱有关,更重要的是黄忠和夏侯渊一样很能打,甚至更能打,为什么说黄忠是小将而不是老将呢?
大家都知道,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后,关羽很不开心,愤愤然说“羞于老兵为伍”。说白了就是看不起黄忠这个老兵,老兵不同于老将,老将是真的老,老兵却很有可能是年轻人,黄忠更是这样。
黄忠最初跟着刘表的从子刘磐混,刘表年人,他的从子比他小20岁的话,也跟刘备差不多,不过他是刘磐的护卫。他是年出道,不可能30岁给人家到护卫吧,应该是15岁左右。年时,也就是40来岁,夏侯渊和曹操差不多,也都是年届花甲的人了。说起来是老当益壮,但战斗力又怎么能比得过当年。
黄忠杀死夏侯渊后,刘备很快拿下,他真是得了便宜又卖乖,来了一句“当得其魁,用此何为也?”黄忠还来得及骄傲,就当头棒喝,就是这一棒打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宅心仁厚的老大是喝高了还是高兴傻了,怎么连这简单的是非都分不清呢?刘备这话,不光黄忠这古人、这当事人莫名其妙,就是咱今人也觉的刘备这是闹哪出啊!
刘备这话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你黄忠要杀就杀他们的老大,弄死个夏侯渊弄啥?有毛用啊?您说刘备这是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不弄死夏侯渊,你刘备能当汉中王?谁不知道包括汉中一带西部守军,其老大就是夏侯渊。人黄忠这是擒贼先擒王的升级版——杀贼先杀将!刘备这要黄忠杀曹操吗?尽管后来曹操还是来了,但杀曹操不光黄忠不行,就是刘备乃至法正、诸葛亮也不行!就是刘备、孙权联手也不行。
刘备说这话就是打压夏侯渊,也是嘲笑曹操,同时也告诫黄忠不要骄傲。黄忠拿下黄忠的确很开心,期望着能“一步登天的快速进步”,这一盆冷水浇得他很莫名其妙,但刘备这也是为了关羽、张飞呀!关于这点,咱们后面再谈。先来谈谈刘备的兴奋,尽管黄忠后来在与曹操作战中,没能实现“擒贼先擒王”甚至是“诛贼先诛王”,但曹操还是长途奔袭,劳而无功,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回去了。可刘备得到了朝思暮想夜盼的汉中了,这比他得到巴蜀,借到荆州都开心,尽管巴蜀、荆州任意一地都比汉中大。刘备得到汉中直接都称王,自称是汉中王。其实刘备这时的地盘就和他的祖先刘邦封汉王时的地盘差不多。他自称汉中王一是自比刘邦,二是对得到汉中喜悦。
他自比刘邦除了自己是刘邦的后人外,更是因为他得到了汉中。曾有语“得汉中者得天下”,刘备自号汉中王,意在匡扶祖宗社稷!要知道当时刘邦就是以巴蜀、汉中为基本盘,吞关中,并鲁豫,灭强楚,统天下的!
曹操失去汉中怕刘备成为刘邦第二,更怕自己变成项羽第二。曹操把防御重点放在了西部。要知道刘备若拿下关中,就直逼长安,直下河洛,魏国完矣。为了汉中,曹操也不得不与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和好。
第三、震撼了关羽,振华夏走麦城!丢掉汉中,曹操真是怕了刘备,他将防御重点放在西部,并联合孙权,牵制刘备。可曹操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千算万算还是没算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全力防守西部,刘备竟然攻打他东部。
攻打他东部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所器重的武圣人关羽。
诸葛亮在《隆中对》曾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率益州之重出秦川。”曹操丢掉汉中,刘备环伺关中,这非常符合天下有变,关羽这个上将正好守护着荆州,关羽很快威震华夏,继而败走麦城。
当初刘备借了吴国的荆州,不想归还,可刘备要夺取汉中,就必须交好吴国,避免腹背受敌,于是还给吴国一半的荆州。刘备拿下汉中后,半年后自封汉中王。尽管得便宜还卖乖地怼黄忠,依然册封黄忠为后将军。同时册封关羽为四方将军之首的前将军,消息到了关羽的驻地襄樊时,关羽岂止是不淡定,简直就是出离的愤怒了。
关羽上来就是一句,跟老兵为伍,丢不起那人。来人好说歹说,关羽才勉强接受前将军。关羽说黄忠是老兵并不科学,黄忠在成为后将军前,人家是讨虏将军。想当年刘备干的是左将军,后将军是袁术,讨虏将军,孙权可干过。黄忠在担任讨虏将军之前还当过中郎将呢!中郎将,魏王曹操的王太子曹丕都是中郎将。级别高不高都是将,还是深受重用的将。
按理说,关羽不应该反应这么强烈呀!我想大概关羽是妒忌吧。一个小小的杂号将军,一战成名,一战登天,越过四安、四平、四镇、四征直接跻身于四方将军,羡煞了多少人,也引起多少人嫉妒。关羽于是以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契机,他要表现自己,他要建功立业,他要超过黄忠。
关羽本是山西人,但他常年在南方发展,熟悉并适应南方的水土环境。七月份,正是南方的梅雨季节,关羽趁着曹操在汉中弄得灰头土脸,回来后心情好不郁闷不停,关羽趁机出招,给曹操弄了个屋漏偏逢连夜雨。
襄城、樊城的曹仁等将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649.html